李秘今番总算是见识到甚么才叫大排场了。
在南京礼部的主持下,以应天府的力量为主,沿途各地官府也纷纷增派人手,为了迎接凯旋班师这桩事,各种仪仗以及官吏等等,已经接近两千人!
两千人听起来或许不多,可行走在官道,尘头飞扬,头始终笼罩着一团尘云,那场面可壮观了。
每日里安扎下来,无论朝廷大员还是小吏走卒,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,李秘也终于明白何为风尘仆仆,为何古人喜欢举行接风洗尘宴了。
因为队伍里都是大官人,李秘偶有机会能够参与其,也是以参谋幕僚的身份,而非吴县总捕,毕竟这捕快的身份实在拿不出手。
无论是张孙绳还是王弘诲,都刻意不去提李秘的捕快出身,甚至不让他穿捕快的公服,若是让其他人知晓李秘只是个捕快,估摸着他的话也不可信了。
当然了,礼节的事情,李秘是不清楚的,也不掺和,张孙绳和王弘诲等人之所以召见李秘,几乎都是为了探问那个传说的周瑜周公瑾。
李秘不可能将周瑜是王佐,是群英会的秘密说出去,所以也只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,都说与众人知晓,反正苏州府已经传开,他们到了苏州府之后,必定有所耳闻,到时候若有出入,难免要责怪李秘。
而让李秘唯一感到有些不太畅快的,是王世贞这个大鸿儒也跟着来了。
作为学者型的大官人,王世贞博古通今,在礼仪方面也颇有研究,毕竟是南京方面的官员,自然要出一份力。
再者,他也曾经担任过应天府尹,而且在任之时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声誉,在政务有着丰富经验,足以给张孙绳一些颇具价值的建议和意见。
他在坛的声望和地位实在太高,王弘诲和张孙绳也不敢冷落了这位兵部侍郎,因为朝廷方面已经放出风声,很快会拔王世贞为刑部尚书了。
李秘也实在好,为何王世贞总是看他不顺眼,对他冷言冷语,甚至看都不看他一眼。
这日与王弘诲张孙绳说完事情之后,待得王世贞离开了,三人闲谈起来,李秘便小意地问起。
王弘诲也是苦笑着摇头,朝李秘道:“王元美不是看你不起,而是看你不见。”
李秘不由讶异:“甚么意思?”
“元美早两年生了重病,左眼已经看不见,如今已经六十几岁,右眼也只剩一丝目力,模糊不清,自是看你不见的”
李秘不由恍然,难怪王世贞的身边甚么时候都陪伴着一个小女孩子。
他本以为王世贞是风流雅士的做派,走到哪里都要一个小丫头搀扶着,谁知道这小丫头竟是为了给他导盲!
李秘也算是心思细腻之人,可便是他李秘,都不曾看出这一点来,这王世贞也是掩盖得太好了!
“既然双目失明,为何不致仕养老?”李秘不由疑惑起来。
王弘诲却摇了摇头道:“你是有所不知,元美已经请乞骸骨三五次了,只是陛下不允,他也只能这么耗下去了。”
李秘心也有些苍凉,想着这么衰弱的一个老人,竟然还在官场不得归养,也难怪王世贞心怨怼了。
“既是看我不见,为何又如此厌恶我?”李秘始终放不下这个心结来,毕竟他自认对王世贞还算是恭敬的。
王世贞想来也不是护短之人,王士肃是甚么样一个做派,他这个做父亲的是心知肚明的,不太可能因为王士肃而厌恶李秘。
王弘诲看了看李秘,想了想,到底还是朝李秘解惑道。
“元美虽然看不见你,却听说过你啊,他厌恶的不是你本人,而是你腰间那柄刀!”
“他与戚将军有过节?”李秘也不由讶异,没想到王世贞对自己的成见,竟然来自于这柄戚家刀!
要知道,这柄戚家刀每次总能给李秘带来意外之喜,无论朝野,无论官还是武将,亦或是绿林豪侠,但凡见得这柄刀,对李秘总生出三五分好感与亲近来。
王弘诲显然也是准备彻底说开,此时朝李秘道。
“元美与戚继光将军非但无冤无仇,还有着一段交往的佳话,又何来过节,只怕是睹物思人,加自己已经是风残烛,故而不想看到你罢了。”
“一段佳话?”
“正是。”
王弘诲说到此处,便看向了张孙绳,朝后者问道:“彼时张府尹估摸着还在云南,不知可曾听闻?”
张孙绳呵呵一笑道:“自是听说过的。”
张孙绳笑着答应,而后朝李秘说道。
“传说戚将军逐贼寇至闽南海,夜间见得红光满天,起于波际,便使善没者探之,却是得了一古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