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明朝的历史上,有个三朝元老,文治武功的大人物,很多人都将他视为圣人,他便是王阳明,本名王守仁。
他出生于宪宗的成化年间,英宗正统年间,土木堡之变,给王守仁留下了极大的阴影,他由此发誓学好兵法,为国效力。
孝宗弘治年间,他考中进士,武宗年间对抗大奸宦刘瑾,惨遭廷杖,而后又被刘瑾派人刺杀,于是退隐山水,龙场悟道,创立圣人学说。
武宗正德年间,他终于起复,先平定了江西,而后又平定了宁王的叛乱,展现出惊艳绝伦的军事天赋。
世宗登基之后,他的父亲去世,王守仁回家守制,便在稷山书院讲学,又自己开办了阳明书院,但是很快又被朝廷派往广西平乱。
这是个文武双全的奇人,无论在文治还是武功上,都堪称千古少见,大明朝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。
但同样叫做王守仁,眼下这个京师留守百户,却躲在大车里头瑟瑟发抖,与诸多官员和司礼监大太监一道,连头都不敢冒!
他没想到朱华篪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,更没想到朱华篪果真要杀光所有人!
他是京官,是勋赫将门后裔,他对地方上的人从来都看不上眼,便是楚王朱华奎,他也都没放在眼里,否则也不会将楚王府藏银之事首告到皇上那里去。
无论是辅国中尉朱华篪,还是其他的王府宗亲,他都没有放在眼里,即便在楚王的面前,他也都大摇大摆。
虽然司礼监大太监和礼部的人,在地方巡抚巡按的帮助下,清查检点了楚王府的库藏,证实没有那笔银子,楚王又用二万两银子来平息皇上的恼怒。
但王守仁并不满意,他根本就没有放弃这个想法,因为他很清楚,楚王这种人,生性凉薄,今番他虽然带着二万两银子回去,可楚王肯定会反告他王守仁诬告王族,到时候自己是吃不了兜着走。
所以王守仁并不希望这个事情就这么结束了,所以当朱华篪找到他,让他将皇杠护卫队撤走之事,他鬼使神差便同意了下来!
他本以为朱华篪只是恶心一下楚王,谁知道朱华篪不过是利用了他王守仁,让他把随行保护司礼监太监以及礼部官员的京城卫队,提前派遣出去,名为探路,实则只是调虎离山!
他连楚王都看不上,自是鄙夷朱华篪,他也只是想借刀杀人,利用朱华篪来恶心楚王,若皇杠发生了意外,或许他就能够留下来,继续调查楚王到底将那笔银子藏到哪里去了。
然而事实却让他感到万念俱灰,因为他看得出来,今夜是谁都走不脱了!
他更是看不起李秘,因为李秘是楚王极其看重的人,敌人的朋友便是自己的敌人,他对李秘自然也就没甚么好感。
再者,他并没有观看校场比试,也没有打听过李秘此人,只知道李秘是个苏州府的芝麻绿豆小官,因为在演武这几日表现极其出众,才得了楚王的宠爱。
他在京城里什么人物没见过?又岂会将李秘当成甚么大头蒜!
然而现在,他们都被逼入绝境,无论武举士子还是镖师们,都多亏了李秘的救援,把小命保了下来,他和大太监等人却只能龟缩在车里,等待厄运的降临,这让他感到万分丧气。
他到底是个武将,这个时候本该与李秘等人一般,冒着生死危险,也要与敌人进行殊死一战,然而从未上过战场的他,此时却吓得浑身哆嗦,手脚发软,连站都站不稳,自是拔刀的勇气和力气都没有的。
他想不惜脸面,也要朝李秘呼救,可他们并没有与李秘等人并肩作战,因为他们的尊贵,所以他们独享了一个小营地,而这个小营地,就在朱华篪眼皮底下,以致于他们不敢往外套,只能听着外头的动静而瑟瑟发抖!
他也曾想过,这世间无论财富权势还是女人,都不如性命重要,若是没了性命,坐拥再多财富,也是无福消受。
&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